嘉義是台灣交趾陶的主要發源地,板頭村原本只是一個平凡小農村,透過社區再造,以陶藝壁畫及馬賽克拼貼來妝點自家的圍牆和公共設施,將交趾剪黏藝術發揚光大,也使板頭社區變成旅遊熱門景點。
沿著已經廢棄的台糖舊鐵道,沿途不論是路邊、附近的公園,還有民宅的圍牆上,處處都有驚喜。
板陶窯入場要買門票,不過可以抵低消。園區裡同樣充滿交趾剪黏作品,椅子、桌子、矮牆、甚至連垃圾桶都是馬賽克拼貼。滿滿的人潮,我們好不容易等到空位坐下來吃東西,順便幫兩位壽星慶生。
↑這兩張椅子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呢?
↓有意思吧!
結實纍纍。
都是交趾陶做的!
離開交趾陶園區,社區周邊還有更多的驚喜。
順著鐵道前往百年復興鐵橋,堤防牆面上是壯觀的苦楝樹大壁畫及三醉芙蓉壁畫。
苦楝樹大壁畫,31.5公尺寬、5公尺高,由九位交趾陶師傅費時一年打造完成。
近拍,栩栩如生的昆蟲及飛鳥穿梭在枝葉中。
三醉芙蓉,36公尺寬、5公尺高,由六位師傅費時一年打造。
近拍,真的很漂亮!
連橋下空間都有藝術!
板頭厝車站附近路旁的座椅和候車亭又讓我們拍個不停,真的是非常可愛的一個地方!
。延伸閱讀~板陶窯交趾剪黏工藝園區
。延伸閱讀~板陶窯文化發展協會
。Album - 20120227 新港板頭文化藝術村